楚报评论:让“网络慈善”成为生活常态(2011.1.12)
一则则求助网帖,一个持久爱心账户。6年来,大山深处的语文教师刘发英,坚持在网络的海洋里守望着这样一座灯塔——塔上的微光让天各一方的人们远远看见,无边的爱心由此奔涌而来,在照亮了一个个贫寒学子人生航向的同时,也照亮了“英子姐姐”自己(详见1月11日《楚天都市报》)。
文化学者于丹曾说:“慈善并不只属于明星和富豪,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同样,创立“壹基金”的李连杰表示:“一个贫困学生捐一元钱跟一个富人捐1万元,在量上是有区别的,但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山女教师,“英子姐姐”却凭着女性特有的柔软、坚韧与智慧,在每日力行、坚持不废的发帖求助中,悄然裸露出她的那颗普通又特别的仁爱之心。
慈善,不仅可以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某种意义而言,发起慈善则是慈善的更高层次。因为一颗爱心,力量再小,乘以数亿网民就会变得巨大。“英子姐姐”发起设立的募捐账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搭起了现实的爱心桥梁。当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爱的感召下,点点鼠标,将带着温度的善款直接递给大山里的孩子时,世界似乎就此变得很小很小,仅在一颗心到另一颗心之间。与此同时,没有程序、手续的繁琐,在快速灵活中,行善变得简单;借助图文视频的在线传播,在直观真切中,心灵的力量相互传递。
一则则求助网帖,倾注着“英子姐姐”的爱,也紧连着网络慈善这一新兴事业。《新华每日电讯》曾发起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完全相信网络慈善活动是善举的受访者,仅有6.25%。很多网友之所以不太相信求助信息,源于网络上鱼龙混杂,无法甄别信息真伪,害怕爱心被利用。6年来,“英子姐姐”依赖真实透明,赢得了海内外400多名资助者的信任,更加难能可贵。网络海洋里,如何去呵护这些容易被稀释的“爱心资源”,进一步规范网络慈善,让“英子姐姐”的助学之路越走越透亮,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同一种善意,不同的表达。面对“英子姐姐”发自肺腑的奔走呼吁,平凡如斯的我们,也能在网络慈善的“低门槛”前,认真地表达我们同样珍贵的爱心,做一名小小的“善客”,享受助人的快乐。
文化学者于丹曾说:“慈善并不只属于明星和富豪,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同样,创立“壹基金”的李连杰表示:“一个贫困学生捐一元钱跟一个富人捐1万元,在量上是有区别的,但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山女教师,“英子姐姐”却凭着女性特有的柔软、坚韧与智慧,在每日力行、坚持不废的发帖求助中,悄然裸露出她的那颗普通又特别的仁爱之心。
慈善,不仅可以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某种意义而言,发起慈善则是慈善的更高层次。因为一颗爱心,力量再小,乘以数亿网民就会变得巨大。“英子姐姐”发起设立的募捐账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搭起了现实的爱心桥梁。当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爱的感召下,点点鼠标,将带着温度的善款直接递给大山里的孩子时,世界似乎就此变得很小很小,仅在一颗心到另一颗心之间。与此同时,没有程序、手续的繁琐,在快速灵活中,行善变得简单;借助图文视频的在线传播,在直观真切中,心灵的力量相互传递。
一则则求助网帖,倾注着“英子姐姐”的爱,也紧连着网络慈善这一新兴事业。《新华每日电讯》曾发起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完全相信网络慈善活动是善举的受访者,仅有6.25%。很多网友之所以不太相信求助信息,源于网络上鱼龙混杂,无法甄别信息真伪,害怕爱心被利用。6年来,“英子姐姐”依赖真实透明,赢得了海内外400多名资助者的信任,更加难能可贵。网络海洋里,如何去呵护这些容易被稀释的“爱心资源”,进一步规范网络慈善,让“英子姐姐”的助学之路越走越透亮,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同一种善意,不同的表达。面对“英子姐姐”发自肺腑的奔走呼吁,平凡如斯的我们,也能在网络慈善的“低门槛”前,认真地表达我们同样珍贵的爱心,做一名小小的“善客”,享受助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