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浏览英子姐姐助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爱心资讯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网络助学好园丁——记“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获得者刘发英

2010-11-09 媒体聚焦 加入收藏

【编者按】时代催生典型,典型引领发展。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18年来,她无怨无悔扎根边远贫困山区,默默奉献人民的教育事业;她富于创新精神,积极运用网络助学,筹集海内外助学资金53多万元,让330多名大山的孩子放飞人生理想;她用自己的生动实践展示了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现将刘发英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编发,供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同时,请各活动单位注意发现总结和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无怨无悔扎根边远贫困山区,用自己的生动实践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18年来,她筹集海内外助学资金53多万元,使330多名困难学生不再为“上学难”而发愁。在18年爱的旅程中,她曾多次被评为“长阳县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宜昌市学生最满意教师”和“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1996年6月获得“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

  忠诚:扎根边远贫困山区18年

1991年,刘发英师范毕业后,主动申请到长阳最边远最贫困的黄柏山乡工作。

  刚刚拿起教鞭的她,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这里的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衣服穿,没有鞋穿,交不起书杂费,买不起作业本,有的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救救孩子!她在心底发出了深情的呼唤,她决心为了山里的穷孩子,倾其所能。

  于是,家访成为她工作的第一要务。她班上的学生,大多分布在方圆几十里的高山峡谷之中,但没有哪个学生的家里她没有去过。黄柏山的荆丛小路、悬崖栈道,无不留下她的脚印……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真爱激起的共鸣更让人震撼。有一次,刘发英上作文公开课。课中,一个曾失去母爱的同学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即兴作文,题目是《我的亲人》,他习作的“亲人”就是刘发英老师。这位学生用真实的事例讲述着“亲人”对自己的关爱,讲着讲着嚎啕大哭起来,他洒泪转向刘发英:“刘老师啊,您能让我叫您一声妈妈吗?”刘发英点点头流泪了,班上同学流泪了,听课的老师也流泪了。

  初为人师的刘发英懂得: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仅仅有爱心远远不够,还要有高超的业务水平和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才能把学生带到成人成材的彼岸。

  在边远山区工作的18年,她在那寝室兼办公室的小土屋里,点着煤油灯或蜡烛,吊着手电筒备课、批改学生作业,直至深夜。18年中,她热情投入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教育教学业绩长期名列同类学校和班级的前列。她在担任凉水寺希望小学、白沙坪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期间,把两所山村小学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她两次工作调动时,村领导和老师们联名上书,恳请将刘校长留下……

  真诚:网络助学募捐53万余元

  2005年,时任资丘镇白沙坪小学校长的刘发英初识网络助学。

  那年秋天,武汉地质大学杨东波女士发起的“心之旅”爱心网站到长阳资丘镇白沙坪小学调查山区贫困学生状况,刘发英的真诚赢得了网络助学志愿者们的好感。从此,刘发英与网络助学结下不解之缘。

  同年12月,受刘发英的邀请,网站发起人杨东波女士一行冒着严寒,来到了他们牵挂已久的资丘。刘发英热情陪同志愿者们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给他们讲述红色革命故事,介绍土家民风民俗以及山区孩子的殷切期盼。从此,“心之旅”网站资助人纷纷把目光投向这片浸透先烈鲜血的红土地。3年来,刘发英先后9次陪同“心之旅”爱心助学网站的70多名志愿者走访142名受助学生。

  为了方便与“心之旅”网站等助学志愿者联系,刘发英注册了QQ号,取名“英子”。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为了争取陌生人的信任,刘发英决定以真诚换真心。她把自已的所有信息和联系方式都真实地发布到网上,与助学自愿者主动交流,很快刘发英赢得了大家的信赖。国外资助者分散广,时差大,联系时常常是在午夜或凌晨。但是无论天寒地冻还是酷热难当,她都立即起床上网热情解答对方的提问。有些志愿者要求通过视频瞧瞧受助的学生,她常常租摩的把受助学生提前接到家中住下,等待资助者上网视频。

  刘发英的善举不胫而走,她的真诚不断地打动了更多的网络助学人。

  北京“大耳朵”英语网站版主韩柏东先生主动为她开辟了助学版块,3年来,通过北京“大耳朵”英语网站累计资助贫困学生171人。之后,湖北“情暖荆楚”网站又为刘发英开辟了助学版块。2009年5月,华裔日本友人刘晓燕在自己的空间里建立“公益慈善”助学版块,为刘发英发过去的15名贫困学生筹集资助款14500元。10月,华裔日本友人潘喜华在日本“在日工作者联盟”中开辟“IT民工助学棚”,为刘发英发过去7个贫困学生筹集资助款5500元。

  对广大助学网友的支持和爱心,刘发英打心眼儿感激不尽!逢年过节、志愿者们的生日,刘发英都及时发送短信问候,有时还自掏腰包,购买山货土产,聊表谢意。去年元旦前,刘发英获悉资助了20名贫困学生的北京网友欣燕姑娘结婚,她精心制做了一面助学锦旗连同贺信和纪念品寄给了欣燕,被欣燕视为最珍贵的礼物。

  截止目前,刘发英相继与国内的三家爱心网站和日本的两家华人华裔开办的网站建立了联系,结识了300多名助学网友,助学群的成员不仅遍及全国各地,还有不少旅居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和非洲等地的华人、华裔和华侨。4年多来刘发英累计募捐款、捐物53万多元。

  热诚:330多位莘莘学子梦圆校园

  在网络助学活动中,刘发英自已承担交通费、电话费、文印费等达数千元。而她每笔资助款,都有受助学生签字的领款登记表和收条;全部汇款单都有复印件存档;每次收款后,刘发英都在助学网站上发贴公示,做到阳光透明。对救助款物的管理和使用,她分学期建立了8大本厚厚的资料,来龙去脉记录得一清二白。这些年来,她为几百名学生写出的贫困情况介绍近4万字,为受助者送达款物累计行程数千里。

  爱心化作及时雨。刘发英网络助学,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得以梦圆学堂,放飞理想。

  龙舟坪镇花坪小学的贫困学生龚昕玺,全家5口人,65岁的爷爷龚伦义2003年患血管癌,在武汉住院,后来化疗2年,花了7万多元,奶奶患骨质增生等疾病,母亲因家庭负债重和穷困,2004年离婚去了外地,父亲外出打工还债,小昕玺生活费没有着落。刘发英及时将他的信息发给日本友人潘喜华女士,很快给了他1000元资助。

  鸭子口乡巴山村一组就读于湖北大学的李雪平,幼年丧父,与聋、哑、瘫的母亲相依为命,靠吃低保和邻里接济度日。她的信息挂上网后,一名叫李祖强的大学生将自已参加社会实践收入的1500元资助给了她,最近李祖强要回学校,再无力资助李雪平。刘发英立即在助学网上重新发布信息,桂林市鸿程矿山设备有限公司的余志强先生接过爱心接力棒,继续资助李雪平。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家长和孩子们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刘发英的谢意。

  资丘镇水连村的田贞,出生不久,爸、妈就相继病逝,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过日子。刘发英知道情况后,连夜整理了小田贞的资料,不久,就得到了2个好心人的帮助,一年资助1800元。2006年正月开学,小田贞的爷爷带着小田贞从水连村走到白沙坪小学,来感谢孩子的恩人刘发英。一番交谈后,小田贞的爷爷掏出20个鸡蛋,因为山高路远,仅仅有4个鸡蛋没有破。刘发英看着淳朴的爷孙俩,心里真不是滋味,她给了孩子50元的压岁钱,还把自己儿子穿过的旧衣服给小田贞收了一大包……

  2009年秋,因为工作需要,刘发英调任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她人走到哪儿,就把爱心播撒到哪儿,从开学到现在,已经收到爱心助学款8万余元。她说,许多双贫困孩子渴望的眼睛和许多双好心人温暖的手经常交错出现在她的梦里,她决心把网络助学的事情一直做下去,正如她在《足迹》(自编小册子)的扉页上所写:“不求闪光,但求真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勤奋求索,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