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浏览英子姐姐助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爱心资讯 > 走访日记

走访日记

俞晓华、周峰驱车1300公里来长阳资丘走访资助对象(10月23日)[图]

2010-11-12 走访日记 加入收藏

俞晓华、周峰驱车1300公里来长阳资丘走访资助对象

刘小平

今日,爱心网友俞晓华、周峰俩人从江苏苏州开车过来,前往资丘走访并对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救助。英子姐姐当然陪同前往,而我得知此信息,也获得了第一次随英子姐姐下乡采访助学活动的机会。

俞晓华他们是昨天中午从苏州出发的,前天晚上宿黄石,今天中午十二点多到达长阳县城。我和英子姐姐、覃守龙(英子姐姐的老公)、县一中高一学生小田(她是俞晓华结对资助的学生,由覃守龙用摩托车把她从县一中接过来)一起在清江路德福鱼庄等候。小田面目清秀,看起来属于比较沉静的那种女孩,在校学习成绩不错。

一会儿,客人到了。他们开过来的是一辆七座的黑色奔驰商务车,后来知道这车八十多万的价格,在这小县城里当属稀罕了。他们一行七人,经介绍我才知道是俞晓华和周峰各自带了自己的妻女。俞晓华的女儿十七岁了,在读大学;周峰是两个女儿,大的读小学二年级,小的才四岁的样子。

吃饭的时候,经过交谈,我才得知了客人的大致情况。俞晓华和周峰都是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渭北村人。渭塘是全国有名的淡水珍珠之乡。俞晓华是一家精密机械公司的销售人员,周峰则是他的表弟,自己开着一家电子公司,是个有实力的老板。

俞晓华个子瘦高,理着平头,音容举止透着坚定和干练,让人一看便是军人出身。一问他果然曾当兵三年。在他当兵期间,他的一位战友患了白血病,他眼看着年仅二十六岁的战友离开了人世,这使他更珍爱生命,热心公益。除了助学,他还是一个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已经无偿献血一万多CC了。

相逢自然是因为有缘,而俞晓华跟英子姐姐结缘是因为都有一颗慈爱之心。他想助学的念头已久了,今年暑期在网上搜索“助学”关键词,结果找到了英子姐姐的大量信息,于是主动跟英子姐姐QQ上了。然后他根据英子姐姐为他提供的贫困生信息,选择资助家住资丘镇淋湘溪村,刚考上县一中的贫困学生覃田。资助金额是按英子姐姐定的标准,每年1500元。本学年的资助金早已由英子姐姐转交给小田本人了,这次他是专程从苏州来长阳走访看望小田和她的家人的。那么这会儿他已经见上小田了,接下来准备到资丘镇淋湘溪村一组小田家中拜访。

俞晓华的表弟,同样对慈善事业很热心的老板周峰得知表哥资助了一名长阳贫困学生,便主动地提出跟他一起到长阳来,同样也资助一名贫困学生。于是两人约了多次,都忙,好不容易约在这个周末,两家人一起开车过来了。两个半天,他们兄弟辆轮换着开了1200公里路程,辛苦是不用说的。据英子姐姐说,他俩是目前来长阳实地走访的最远的志愿者了。

吃过饭,覃守龙要送覃田回县一中了,下午还要上课哩。我给俞晓华一家人和覃田一起拍了合影照。然后俞晓华和他妻子从车上拿下来几袋礼物送给小田。这些礼物是一件新羽绒服,两件俞晓华之妻亲手织成的毛衣,一个MP4,还有一些他们女儿穿过的大半新衣服。

准备出发到资丘了,两位夫人听说还有上百公里路程,而且山大、弯道多,便有知难而退的意思了。他们用我们无法听懂的苏州吴侬软语商量了一番(猜测可能还有争论),最后决定两位夫人带着孩子在清江大酒店住宿,俞晓华和周峰则开车前往资丘。我很理解这个安排,毕竟两位夫人和孩子们如此长途奔波都非常辛苦了,她们在此之前没有到过山区,不知道长阳的大山是如此深、远,道路是如此艰险。我心里对俞晓华和周峰则甚是赞许。他俩本来也可以不去资丘了。俞晓华已见到了小田,不是非得去那么远再看望她的家人;周峰呢,要资助一个学生,只要让英子姐姐转交资助款即可,也不是一定非去不可的。但是他俩选择了还是去资丘。毕竟,已来了这么远的路程,剩下的也就是百公里左右了,存了这么大的心,不到目的地是遗憾的。不是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一说?是真男人,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于是我们上车,往资丘进发。第一次坐进宽大的奔驰车里,感觉很是不错。

沿途边开车,我和英子姐姐边给客人介绍清江画廊的美丽风光,不必详叙。

到了资丘渡口那里,资丘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孟小英已经和他的老公(县民族高中教师)在那里等候。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准备从此渡口过清江,到南岸的曲溪去。去那里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去走访一个贫困孩子。这个孩子名叫小龙,现在在资丘镇凉水寺希望小学读四年级,此时已随孟小英俩口一起坐摩托车来了。

另一个目的是我想到曲溪看看,看看曲溪深处的陈家坪小学,这是英子姐姐最早工作过的地方。英子姐姐九十年代初从宜都师范学校毕业后,填写分配志愿时遵父所嘱,填写的是“自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于是她本来是县城附近磨市集镇的学生,却被分配到了陈家坪小学。该校当时属黄柏山乡(后撤销合并到资丘镇),是全县最贫困的乡。她在该乡陈家坪小学工作两年后,再调到黄柏山民族小学、民族中学工作十来年。当年跟她一同分配到这里的好几个同事都纷纷想办法调走了,但是英子姐姐却从没申请调动,在黄柏山扎下根来,一干就是近二十年。她把自己整个的青年时代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而且她实实在在地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正是她的经历中非常令人感动的地方。

英子姐姐介绍说,陈家坪小学现在已经撤销,合并到了黄柏山民族小学,你今天去看不到了。我却说,这没关系,到你当年工作过的地方走一遭,感受一下,我相信也会有收获的。

车从轮渡过了江,对岸叫张家口。曲溪是一条由南向北的小溪河,在张家口注入清江。曲溪的感觉,有点儿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园,正是“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然后“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曲溪中水量还不算小,哗哗地喧响着。河岸上有许多柳树,溪河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圆卵石,不时有绿莹莹的深潭,还有小桥,感觉很美,很僻静。英子姐姐说,她当年到曲溪里面的陈家坪小学工作时,全靠步行,溪里一道湾接一道湾,到底有多少道湾,太多了,没数过。

车一路开着,我在想,英子姐姐最早工作的地方,虽然景色不错,算得上一条没有污染的处女河,仙境一般,但的确这个地方既贫穷,又太偏远。在这个地方工作,的确需要耐得住寂寞。英子姐姐当年正值青春妙龄,活泼、热情,怎么能够适应这种环境呢?但我又想,如果英子姐姐很早从这里调走了,她能如此深刻地理解这片土地吗?能对贫困学生建立这么深厚的感情吗?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吗?

在车上,我跟刚结识的孟小英校长也聊了起来。据英子姐姐介绍,孟小英和她老公也是曲溪人,而且她老公当年还是她的老师哩。于是引出了师生恋的话题,我笑问孟小英老公,当年她那么小,你怎么下得了手哦?英子姐姐连忙笑说,他俩当年为师生时没有恋爱,是后来工作期间恋爱上的,不能算是师生恋。大家都笑了起来。

英子姐姐跟孟小英回忆起当年建立的友情。当年黄柏山乡的“三英”在全县都很有名气。这“三英”是指英子姐姐、孟小英、田菊英。三人年纪差不多,都在黄柏山民族小学任教。孟小英现在当了中心学校的副校长,已是一个成熟的基层教育官员了。田菊英现在也调到了县城里的花坪小学,跟英子姐姐现在在一个学校里任教。英子姐姐回忆说,1997年时“三英”曾一起到县里参加教学能手竞赛,即兴演讲时,英子姐姐抽中的题目是《驳“理想摸不着,实惠很重要”》,她用自己扎根山区教育的真实故事展开来进行即兴演讲,在场的几位县局领导听着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或许正是因为当年一起工作结下的情谊吧,孟小英现在是英子姐姐志愿者团队中的主要成员。孟小英在中心校分管助学工作,同时英子姐姐时常回她工作过近二十年的资丘镇开展助学活动,孟小英也一直热心地参与收集贫困生信息,走访贫困家庭等活动。

正说着,陈家坪小学到了。当年英子姐姐住过的那栋土屋,现在已经撤除了,后来建成的是一栋三层的教学楼。不过这是在英子姐姐调到黄柏山民族学校后才建的了。当年英子姐姐可没这份幸运,她住的是有木楼梯的土墙屋,她还曾从楼梯上一脚踩空,滚到楼下过哩。想象一下,当时的条件的确艰苦。

村卫生室里的人还认识英子姐姐,叫着她的名字,说是“你是稀客,你长胖了。”

我在这里给英子姐姐照了一张照片,让她今天的笑容与近二十年前的回忆一起定格。

后来车再往里面开不多远,就到了田啸龙的贫寒的家。

他家是一栋土屋,三正间房里却住了三家人:他爷爷奶奶住一大间,他叔叔住一大间。田啸龙一家四口人,也住的是一大间。这一大间又隔成两小间,一间做寝室,一间做厨房。

田啸龙的母亲在家,看起来像是智力水平不太好。孟小英介绍说,田啸龙父亲背上长个大瘤子,是个驼背,在外打工,身有残疾又没有什么技能,收入低是可想而知的。

这个贫困的家庭,的确令人心寒。幸好,这个家里有两个儿子正在成长,又让人看到希望。小龙的哥哥久久,已经在县里的清江职高读完了三年中专,现在已就读于武汉财税学院(高职高专)。他读中专三年时,英子姐姐联系武汉“心之旅”网站的一位志愿者资助了三年,每年的资助款1200元,三年计3600元,扶持着久久完成了学业。但是英子姐姐一直没见过久久和他的家人,这次是登门回访哩。

离开小龙家,上车前往资丘镇白沙坪小学的路上,英子姐姐说:“我确定是可以联系到资助小龙的爱心网友的。”

我心稍感释然。

从小龙家中出来,我们的下一站是到资丘镇东头的白沙坪小学,大约有十五公里路程。到白沙坪小学的目的,是周峰要跟英子姐姐给他牵线的资助对象——一位名叫阿昕的六年级女生见上面,并将第一个年度的资助款亲手送到她的手上。

我除了陪同他们,私下里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白沙坪小学是英子姐姐工作过的重要一站,我要访问她走过的地方。

看过相关资料,我知道英子姐姐是于2003年春从黄柏山民族中学调到白沙坪小学当校长的。后来她在白沙坪小学任职六年,在这所学校把工作抽得红红火火的,成为全县“先进学校”、全县“一等学校”、宜昌市寄宿保育制示范学校。而她后来开展网络助学活动,取得成绩并因此成为网络红人,也正是从白沙坪小学开始起步的。

我们重新回到资丘渡口那里,北渡,再沿江边西行,一会儿到了资丘集镇。集镇上正在筑水泥路,堵车竟堵了大半个小时,我们的时间本来很紧,不免让人心焦。

后来到达白沙坪小学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

教工宿舍楼楼梯口往上走,到二楼时,英子姐姐指着楼道东边的那套房子告诉我们说,这是她当年住过的房子。那里面现在不知住的谁,门开着,我往里看了一下,是两室一厅,面积大约四十平米。这栋楼三层,只有一个单元,六套房,当时老师多,住房少,所以只得几个老师同住一套房,全单元共安排了十位老师同住。英子姐姐作为校长,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跟田先珍老师合住。田先珍的爱人在武汉打工,她自己带着女儿。所以当时这套四十平方的房子里住了这两家五口人。

我们来到三楼田太秀老师家里。她的爱人徐明江是一个几年来一直参与网络助学工作的志愿者,他在当地一家煤矿当业务负责人,有私家车,便时常免费给英子姐姐网络助学提供交通援助,也给英子姐姐提供一些贫困生信息。这次将要成为周峰的资助对象的六年级阿昕,家住对舞溪村一组,离徐明江的家较近,就是他提供的信息。

徐明江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家里,让我们坐下喝茶,他则去教室里把阿昕叫了来。

阿昕进来了,是一个懂事的礼貌的女孩,进来后便给我们大家鞠躬敬礼。

徐明江介绍了阿昕的情况。她是班干部,成绩很好。但是她家里的经济状况是那么的令人忧心。她有一大家人。爷爷奶奶八十多岁了。大妈前年病逝,大爹去年在当地一家煤矿死于矿难,留下两个没成年的孩子。二爹有精神病。她母亲长年生病。这么大一家人只靠她爸爸一人在外打工挣钱,但她爸爸身体也并不健康,2002年学开拖拉机时翻车把腿摔断了,不能做重活儿。幸好,阿昕聪明懂事会读书。阿昕还有一个妹妹,名叫晓晓,也在白沙坪小学读书,二年级,在班上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遗憾的是,阿昕、晓晓的家离资丘镇还很远,徐明江指给我们看,说在清江对面黄柏山顶上。周峰他们时间太有限了,不可能再去她们家里走访,只能留下遗憾。

周峰当场给阿昕支付了1000元的资助款,还给她妹妹晓晓送了一些大半新的衣服,以及一只MP4

周峰对阿昕说:“你读书的费用,我会持续支持你的,直到你读完大学。我们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你好好读书,将来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我为周峰和阿昕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在这里,我还见到了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里的另一位志愿者田太和老师。

英子姐姐这次来资丘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把海内外志愿者给资丘贫困孩子的5000元钱送过来。英子姐姐当着大家的面跟孟小英一起点清了钱数,办了签字交接手续。这些钱,将由孟小英再负责转送到各中小学和各位贫困学生手中,并办理资金的交接签收手续。

从白沙坪小学出来,还有最后一站,是到淋湘溪村三组小田的家中去看望她的父母。

全国劳动模范罗中秀老师在途中的公路边等候我们一行,那里是她自己的家,她退休后居住在那里,她家离小田家不远。

英子姐姐说,小田父母得知俞晓华一行将去他家,盼望着哩,中午就杀了鸡,用砂锅煨着了。

从白沙坪小学出发,在集镇上又堵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真不巧。这么晚了,又是往县城相反的方向开去,而且路程还不近哩,连我都觉得累了。但俞晓华和周峰却还是兴致勃勃的,丝毫没有打退堂鼓的意思。

我肚子里早就在唱空城计了。我猜想大家也都饿了。

罗中秀老师在中途上了车,带我们去小田家。我跟罗中秀老师握了手。我们有过一面之缘,不是太熟,但对她的情况却是知道的。她在长阳很著名,是全国劳动模范。她是残疾人,只有一只手,一条腿是假肢。她过去当民办老师多年,扎根基层奉献教育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后来她成为全国劳模,而且破格被转成了公办教师。现在她已退休了。我跟罗中秀说起她是英子姐姐团队的志愿者,罗中秀带着自豪而又坚定的神情说:“我会是永远的志愿者。”

奔驰车才好不容易开到了小田家门口。

俞晓华这次从苏州过来,走了1300公里,终于来到了小田家,跟小田父亲握上了手。想一想吧,能不令人感动?

俞晓华对小田父亲说:“我今天在县城已见到你的女儿了。”

小田的家,在资丘镇还要算是交通方便的,离集镇才十几里路,而且在公路边,但是她家的贫困状况仍然令我们感到吃惊。她家的房子只一层,三大间,用空心水泥砖建成。罗中秀老师介绍说,这是镇扶贫办公室以“危房改造项目”扶持了7000元才建成的。房子建成四年了,却还没有刷白,更不用说装修了。窗子只是用塑料膜简单地钉了一下,可能是因为买不起玻璃吧。堂屋后面那间房里没有安电灯泡,可能是为了节约电费?

小田的爸爸个头不高,看起来没什么劳力。而我们知道,在农村,如果没有很强的劳动能力,是很难过日子的。

小田父亲告诉我们,他患有椎间盘突出的重病,有四个椎有问题,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小田的母亲则有胃下垂的病,长年吃药。

说话间,小田父亲开始摆圆桌,端菜上桌,招呼我们进餐了。罗中秀老师悄悄介绍说,这张圆桌是从邻居家借来的。

这餐饭却让我们吃得很香。有猪蹄汤、清江虾、苕圆子、炸刁子鱼、炕土豆等,满桌菜。特别是火锅里的鸡,是一只嫩公鸡,用砂锅已文火煨了七八个小时了,煨得很烂,香气扑鼻。我对俞晓华说:“你们虽然来自苏州城市,来自中国最发达的省份,但是这样的鸡,恐怕你们是不容易吃到的吧?你们城里人吃到的鸡,多半是用饲料喂养的,而这只鸡却是吃粮食长成的,纯天然。”

虽然我知道这只鸡可能是小田家里的人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吃,现在杀了招待从中国从东边来的尊贵客人的,我应该保持一种含蓄和克制的姿态,但当我品尝这只鸡的时候,觉得实在太好吃了,我好久没吃过这么可口的鸡了,所以我受不了诱惑,贪婪地吃了不少鸡块,还喝了大半碗鲜美无比的鸡汤。而俞晓华和周峰则觉得有点儿麻、辣,虽然也觉得很好吃,却没敢多吃。

我们离开小田家,往资丘镇方向开去的时候,已是十点多钟了。英子姐姐说,今天本来还准备到镇医院去看望另一位她团队里的助学志愿者肖光新的,他是凉水寺希望小学校长,现在生病在镇医院住院。英子姐姐2008年因工作需要从白沙坪小学调到凉水寺希望小学当了一年校长,后来从该校调到县城花坪小学,肖光新继英子姐姐之后接任凉水寺希望小学校长职务。但是时间太晚了,今天没时间去看望肖光新了,只好留下遗憾。

今天我有幸见到了英子姐姐在资丘的助学团队里的多数成员。还有一位成员是柿贝小学校长李国庆,今天未能见上。

这时我看到天上的月亮好圆,已经升上了天顶。圆月把她的清辉撒满了清江河谷地带,大地一派清朗。快到资丘集镇的时候,视线比较开阔,天上的星星和人间闪亮的灯火连成了一片,明明灭灭,美不胜收。我看看手机上的日历,原来今天是农历的九月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不由得遐想着,也许正是因为像英子姐姐、俞晓华、周峰这样的爱心人士,在用他们巨大的爱心帮助贫困孩子圆梦,所以今夜的月色才特别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