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子姐姐
雨后的石架山,一块巨石挡住了新修的土公路,乱石中的黄泥巴路一脚踩下去好一会儿才能拔出鞋来,英子姐姐和志愿者们正冒着酷暑徒步回访贫困学生张猛进和余润昌。英子姐姐说,每年的暑假最忙,几乎都在走访最贫困的学生。这一天是8月3日,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方倩倩在走访手记中写道。
巍峨的黄柏山,海拔1800多米,陡峭的山壁高入云天,稀稀拉拉的人户撒落在山山岭岭中,到一趟镇上都得耗上大半天。贫穷在这块土地上像生了根似的,吞噬着家长的心,指望孩子们多读几句书成了一家人的奢望。是英子姐姐,带着第一笔网络善款来到了孤儿覃伟家,从此,大山里燃起了希望。这一天,也是8月3日。只不过时钟要回拨14年,那是2005年。英子姐姐心里记得清清楚楚。
或许世上的事都暗含着一定的巧合,同一个时间,同一件事情,同一个善举,所不同的是前后跨越了长达14年。
14年,5110天,122640个小时,行程40万公里,如果绕行地球的话,刚好整整10圈。"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十几年来,坚持慈善助学,英子姐姐做到了,"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做到了。
是什么力量让英子姐姐和她的团队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地帮助着那些大山深处的贫困学生?
只要是认识英子姐姐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给出同一个答案,这是一个土家儿女的善良,是一个人民教师的大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更是一个团队齐心协力慈善信义的无私奉献。
01
英子姐姐,本名刘发英,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人。长阳土生土长的人都记得那句有名的乡谚:一枝二磨三榔坪。意思是说磨市自古在县域就排列在鱼米之乡第一方阵,物产富庶,交通便捷,全县闻名。
但是,刘发英却在1991年师范毕业后,放弃优厚条件,毅然决然到长阳最偏远的黄柏山乡任教,是武汉师范学院毕业的父亲,把自己回乡支教的接力棒交给了他的小女儿英子。
于是,从陈家坪到黄柏山,从白沙坪到凉水寺,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小学校长、共产党员,也从一个青春少女到为人妻为人母、步入到人生中年,刘发英这一待就是18年。
18年,上学放学常常披着月色数着星星,用一双脚往往返返地丈量着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也用这一双脚前前后后丈量着学校到学生家的路程,这一路行来,始终如一地根植着她的教育情怀;18年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一个个农村家庭的艰难现状,让她深深地感受到贫困限制了孩子们的成长,贫困让他们难于插上翅膀飞出大山。
看到贫困学生的艰难求学,她就自己掏腰包给予资助,她和丈夫覃守龙一商量,日常用度能省就省,走访的摩托车油钱该贴就贴,孩子们的衣服鞋袜当买就买,别人跟她算了一笔账,每年下来都不会少于三千五千。
她的默默奉献,家长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的一言一行无声地影响着身边的人,很多老师自觉地加入到了资助的行列,捐钱捐物,孩子们享受到了母亲般的呵护,也享受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但是作为校长,她思考得更多的是,老师们都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资助走不远也走不长久,怎样才能资助更多的孩子?怎样才能让偏远落后的山区脱贫致富?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刘发英看到了资助贫困学生的曙光。
02
话还得从2005年9月说起。
武汉"心之旅" 助学网站派人来长阳资丘白沙坪小学调查贫困学生状况。通过交流,作为校长的刘发英敏感地意识到网络助学是一个新兴的帮扶贫困生的渠道,不仅可以快速发布求助信息,也可以及时向资助人反馈资助动向。于是,她试着将几名贫困学生的信息发布到该网上,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好心人的响应,资助的善款也很快就汇到了当地邮局。
尝到了甜头的刘发英,更加坚定了自己网络助学的想法。说干就干!一个"英子姐姐"的QQ网名悄然出现在网上,无数个夜晚,"英子姐姐"在网上忙得不亦乐乎,聊山里的贫困学生,聊那些家庭的天灾人祸,聊老师们的爱心帮扶,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她以心交心,行走于国内各大助学网站,用一腔真情逐步蠃得了广大网友的信赖。
一段时间后,武汉心之旅网站、情暖荆楚网站被"英子姐姐"的热心和诚挚感动,主动吸纳她为网站志愿者;北京大耳朵英语网站还专门为"英子姐姐"开辟了助学版块,网站负责人韩柏东先生还邀请她担任版主。
借助网络平台,"英子姐姐"将一批批贫困学生的信息及时发布到各个网站上,大批贫困学生获得了资助。
可是刘发英并不满足,既然网络可以扶贫,可以圆梦,她就要把网络助学做大做强,扶贫重扶志,启智先助学。她坚信:资助一个学生就是脱贫一个家庭,培养一个明白人就是照亮一方山沟沟。
只要摒弃功利、诚信助学,那就一定能开辟出一块风清气正的网络天地,也一定能让大山的孩子圆梦飞翔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这是长阳县委县政府的庄严承诺,成立县助学启智办公室,整合社会爱心资助资源,统筹"两免一补"、职业教育、"雨露计划"和生源地贷款等国家助学政策。
2009年,组织上把刘发英调到城区花坪小学任副校长。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英子姐姐"助学微博圈,"英子姐姐"助学网站应运而生。为了壮大网络助学力量,吸纳更多爱心人士参与网络助学工作,由刘发英牵头组建了30多人的"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工作室"。聂德媛、覃正罡、覃科远、魏启高、李新、王伟森、彭绪洛、凌贵华……,还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字,他们中有县乡领导,也有一般公职人员,有作家诗人,也有法律工作者,有大中专学生,也有普通市民,还有她的丈夫、儿子、儿媳等家人。
于是,团队设立了顾问组、走访组、联络组、宣传组、资料组、法律顾问组、技术支持组等8个组,同时在省内外先后招募了300多名网络助学志愿者。
从此,人们常常看到清江两岸英子姐姐助学团队行走的身影。
覃守龙,刘发英的丈夫,他是学生眼中的慈爱老师,也是英子姐姐眼中的帅气"龙哥"。这些年,他一直默默地支持着刘发英的助学扶贫,夜深人静,他桌前的灯光依然明亮,那是他在整理资助的台账。周末放假,他骑着摩托带着刘发英一起走访贫困学生,阳光下、泥泞里,相随相伴。
说起"龙哥",英子姐姐就一脸的幸福,一路风雨兼程,是"龙哥"帮她撑起了自己的家,更是"龙哥"帮她打理资助的日常事务。12年前,刘发英的父亲得了中风,一病不起。也是那一年,刘发英的哥哥遭遇车祸,住进了宜昌市中心医院。那段日子,一家三口,刘发英在资丘当校长,儿子在磨市读初中,"龙哥"在县职教中心当班主任,加上父兄生病,于是,"龙哥"就像一个陀螺,沿着清江上上下下团团转,但是"龙哥"从没一句怨言,助学扶贫从来就没因家里的事而有丝毫耽搁。
刘拥军,一个精明帅气的年轻人,他是英子姐姐团队的笔杆子,是县委书记口中的"诗人",写得一手好文章。每次团队活动结束后,他的简报、手记就会及时出现在大家的案头,有时也陪着记者上山下乡采访。其实,他的本职工作岗位在龙舟坪镇中心学校,不仅要备课上课改作业,还兼任着办公室主任,行政管理上的事一大堆。
可他说,从知道英子姐姐助学先进事迹起,他就感动着英子姐姐的感动,思考着英子姐姐的思考,他跟随着英子姐姐,愿意在业余从事这一份爱心公益事业,为这张民生名片添砖加瓦。
聂德媛,大家亲切地称她聂大姐。她是退休的县领导,当过副县长、人大副主任,她身退心不退,热心公益事业。说起助学扶贫来,故事一个接一个,像个活字典。66岁的人了,走访的路上,一点也不输于年轻人,爽朗的笑声里常常让人感受得到她那一颗年轻的心。
作为顾问组的成员,不仅经常与英子姐姐一道研究贫困资助问题,还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发布团队的工作进展。她响亮地提出"不计任何报酬,甘当助学义工",并很快在团队形成共识。
是他们,用诚信和奉献凝聚起四海爱心,是他们,在网络世界里为贫困学生搭起了一座座爱之桥梁。
03
人间汇大爱,网络聚真情。
"英子姐姐"网络团队助学的先进事迹不胫而走,几年之间不仅在网络世界也在现实生活中被传为佳话。一笔笔善款从美国,从加拿大,从澳大利亚,从新加坡,从韩国,从台湾,从香港,从省内外,飞渡重洋,跨越山水,打入"英子姐姐"网络助学专账。
一次次网上交谈,一封封书信往来,一次次实地走访,把彼此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些熟悉的陌生人中,感人的故事传遍了清江两岸,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黄顺成来了。家住香港的黄顺成先生,有一天,在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中看到了"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的事迹,深深地被打动了。通过联系,他了解到长阳渔峡口镇正在读八年级的学生田梦家庭特别困难,需要资助。黄顺成二话没说,决定帮助田梦完成学业。
当他来到清江,来到长阳,在团队成员覃科远的陪同下,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渔峡口招徕河田梦家的时候,他仍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虽然他在香港的家中也曾无数次地想象过田梦家的贫困。
这是一栋破旧的土墙屋,里面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这是一个孤寡老弱的四口之家,没有一个真正的劳动力。田梦的父亲早逝,妈妈先天失聪,弟弟身带残疾,奶奶已届耄耋。
看着眼前的这个家,黄顺成的心揪得紧紧的,他对身旁的覃科远说,这次走访我将终身难忘,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尽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他们的日子实在是过得太艰难了。
霍宗傑来了。香港道德会会长霍宗傑先生,从2011年起,通过"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平台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到目前为止,8年来,共募集物款达100余万元。
2011年,霍老听说了刘发英网络助学活动后,他一定要见见"英子姐姐"这个热心助学的传奇人物。因为他想知道,受助学生的资料是从哪儿来的?受助资金又是怎么运作的?太多的网络欺骗让他不敢轻易将一片慈善和爱心交付给一个不知底细的人。霍老的担心正是"英子姐姐"曾有过的痛苦经历,困惑、不解、质疑、诽谤甚至谩骂。
在花坪小学,霍老了解了"英子姐姐"团队"一对一"助学模式,第一手资料必须来自于实地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的现状,而受助资金则一分不少地用到贫困学生身上,资助者和受助者进行"一对一"的无缝对接,没有中间环节。然后通过网上公示和纸质台账备查,资助人随时可以了解到到资金的流向进展,受助的贫困学生还以书信短信电话等渠道向资助人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只是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爱心桥梁,传递着善良和友谊。
参观考察结束,霍老疑惑顿开,对"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竖起了大拇指,这是他这辈子见过的最为信义的助学团队。霍老离开长阳时还赠送给英子姐姐一幅亲自撰写的对联:"求得金钱行道义,愿为贫困作呼声。"
笔者手头有一本2011年8月的《香港道德会捐款专项资料》,至今还保存在"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工作室。这本厚厚的资料内容如下:
1、香港道德会捐助款物使用明细表。
2、受助学生基本情况表。
3、受助孩子们写给霍宗傑先生的感谢信。
4、刘发英写给霍宗傑先生的一封感恩长信及资助情况说明与商议。
5、霍宗傑先生的回信。
其中有一部分是霍宗傑先生资助的一名白血病患儿的文字资料。附有医院医疗费收据单复印件、孩子家长领取捐助款额的时间、使用情况、金额及家长领款签字。还有刘发英写给霍宗傑先生的一封充满真挚情谊的信。
霍老收到这本专项资料后,给英子姐姐发来电子邮件说:资料做得太详细了,令我十分感动。他对英子姐姐产生了深深的信任。邮件中说:我还想捐5万元助学,但我只有一个要求,这笔款额想请阁下您亲自掌握发放。
霍老不仅资助长阳的贫困学生,也牵挂着长阳的贫困老人。2013年春节来临,霍老给英子姐姐汇来24万元,并说明这是为长阳贫困老人捐助的过年开心钱。英子姐姐立即组织团队成员摸底,捐助了786名贫困老人。捐助完成后,"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工作室又制作了"香港道德会霍宗傑先生敬老金"派发资料共8大本连同写给霍老的感谢信,一并寄达,霍老收到资料后深情地写了一封回信,现摘要如左。
劉發英老師 您好
寄來之派發春節敬老金簽收名冊共八冊已收悉,辦得很好,內容非常清楚,使到捐者開心,受者實惠。多謝您和義工團隊的努力和辛勞,在此謹向各位致以最崇高的謝意。
我們的老華僑捐款集腋成裘,目的以善為善,從不作任何苛求……。
我們所為的慈善工作是無償的,從來不要求任何回報,務求善款善用到位,捐者開心,受者實惠,這就是給我們的最佳回報。今次長陽的派發工作,本人再三向劉老師及各位團隊成員致謝 !
田海濤先生的謝函我也收閱了,互助互愛乃是我們做人應有的宗旨和精神,請他不用客氣。幫助田先成小朋友的醫藥費尚餘若干 ? 煩請將該餘額全數轉送給田氏用於調理先成就是。多謝協助,謹此即頌。
春禧
霍宗傑 鞠躬
12-3-2013
从此,霍老对"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平台不断捐助物款,直至百万之巨。
戴伯春来了。一个一年之中做了四次大手术的人,一个怀揣着大爱的退休老企业家。2015年,戴老在江苏常州家中用了半年时间,考察全国网络助学的动态,并都试探性地进行了资助,最后,他觉得只有"英子姐姐"是实实在在地在帮助贫困学生。
他在给英子姐姐的留言中说:"我是一个被你感动得泪流满面的人,请允许我帮你做点什么"。他认定了英子姐姐就是他要找的人,他在网络上伸出了橄榄枝,他愿意捐助200万成立英子奖助学金,他要补偿这位"英子姐姐"及家人为贫困学生做出的所有牺牲,所有的付出。
戴老的慷慨解囊让"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深受感动,一个身患重病的人,心中牵挂的却是大山深处的贫困学生,牵挂的却是人间大爱的"英子姐姐"团队。于是,英子姐姐决定,一定要前往戴老家中看望这位素未谋面的长者,当面致谢老人。当英子姐姐和丈夫"龙哥"带着儿子来到戴老家中的时候,老人毫不犹豫地签下了捐赠协议书,约定这笔钱每年利息的65%用于奖励优秀学生,35%用于团队工作经费。
可老人的心愿,在英子姐姐看来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肯定,满含泪花的她,当即表示一定要用好这笔钱,把网络助学做得更好,让老人放心。英子奖助学金首次发放仪式上,因为戴老身体的原因,不能亲临发放现场,由英子姐姐代读了戴老发言稿,兹要录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英子姐姐助学团队同志们、同学代表们,大家好!
今天是英子奖助学基金设立以来的奖助学基金的首次发放仪式,这是英子助学活动开展以来,影响社会、影响爱心人士参与的重大事件。
救孤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奉献爱心、扶助孤困学生是我们诸多爱心人的光荣和责任。在长阳这片土家族的土地上开展助学帮困活动这更赋予今天的大会以特别的含义。这是我们民族自强,振兴整个中华民族的壮举。
……
今天,英子姐姐助学的这一系列的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和广泛的群众关注,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高度的评价。以关爱孤困学生,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上,把这伟大而又艰巨的助学事业不断以自己的无私奉献在继续着。
……
千里之遥,不能看望你们,在此表示歉意。让刘老师代读这书面发言,谢谢英子姐姐团队各位的辛勤付出!谢谢从四乡八里赶来参会的莘莘学子!谢谢大家!
常州退休老人 戴伯春
2017年8月12日
发言稿的最后,是戴老给同学们提出的三点希望和留赠的诗言。
一是永怀一颗感恩的心。二是永怀一颗进取的心。三是永怀一颗乐观的心。
自古荆楚多杰士,
土家学子求真知。
翻山涉水多炼历,
奉献社会早展翅。
千叮万嘱,一片赤诚,拳拳之心,义薄云天,戴老寄予了年轻一代无限的希望。著名诗人清江野老有诗赞曰"万里光纤传透明,任人筛选任人评。常州戴伯信英子,百万基金奖后生。"
李新早就来了。2009年,北京唯雅漫服饰公司总经理李新,通过网络了解了"英子姐姐"团队的助学工作,打来电话,表示想资助贫困学生,随即转款1万元,资助10人。
2013年李新来到长阳,实地见证了英子姐姐的"无私奉献网络不虚拟,热心助学人间有真情"。
之后的几年,李新一直走在助学的路上,时间跨度10年,共资助长阳的贫困学生40余名,助学款已近百万。
李新对英子姐姐说,我看到了你的博爱与伟大,也看到了山里学生的艰难困苦,我会坚持我的信念不动摇。所以李新每次来长阳,不管是下乡走访,还是赠送图书,他都自掏腰包。
这些年,他走访的次数多了,深知长阳山大人稀,道路崎岖,随着资助人数从小学到大学,不断地增多,资助范围从县内到省外,不断地拓宽,英子姐姐的摩托车已经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便与爱心人士王伟森一起赞助工作室一台17万的越野车。他说,虽然我远在北京,不能时时跟你们一道去走访资助,但有了这台车,我会放心一些。
今年他又有了新想法,他要支持长阳的脱贫攻坚工作。他对县委书记赵吉雄说,他要在长阳投资千万建厂,既可解决土家贫困人口就业,还可拿出部分利润支持长阳的教育,帮扶长阳的贫困学生。
县委赵书记深情地握着李新的手,一连说了"三个不容易":你作为一名外地人资助长阳的学生不容易,你坚持资助这么多年不容易,特别是你下决心到长阳投资更不容易。
刘星星回来了。人在北京,心却牵挂着家乡,她要反哺生养了她的这方土地,不让自己辍学的悲剧重演。
刘星星,这个土家姑娘从2000年只身闯荡北京到今天,从基层做起,已经成长为大地集团、秋果酒店创始人,还是宿邦智联、多希科技董事长,就在前不久的12月8日又当选为新任美国中国企业家协会中美女企业家委员会会长。
就是她,在今年4月的一天,通过网络对"英子姐姐"说,作为长阳人,她想略表心意,捐资助学,您给我一个账户,先打10万元。
素不相识,一出手就是10万,英子姐姐有些喜出望外。惊喜之余,她又深知年轻人在外打拼谈何容易,但是面对这一份博大的爱心,面对这一份沉甸甸的信任,顿时不知说什么好,再一次深感自己团队肩上责任的重大,也深深地为孩子们生活在这样的国度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5月份,英子姐姐在北京开人代会期间,电话约好去拜访刘星星。走进秋果酒店,一个长发飘飘的漂亮女子迎向英子姐姐,瓜子脸,大眼睛,知性、优雅,跟英子姐姐想象中的气质几乎一模一样。
刘星星拉着英子姐姐的手甜甜地说,今天总算见到了你这位中国网络助学第一人,真高兴。两人一见如故,聊清江聊长阳聊助学,弄得同行的人几乎连话都插不上。饭前,刘星星对英子姐姐说,猜猜,我给你准备了一份什么礼物?英子姐姐腼腆地笑着,当然猜不出。刘星星亲热地拥着英子姐姐的肩头,姐,我再捐10万元资助长阳的贫困学生,啊!又一个10万,一份大礼!这在英子姐姐的眼里,当然又是几十个贫困学生的希望。
短短两个月,捐款20万元。通过摸底,"英子姐姐"助学团队决定,其中,第一个10万元用于资助向王桥村、中岭村、梓榔坪村和七里坪村的贫困学生,第二个10万元资助大一的贫困新生50名。
今年的10月,刘星星在电话里跟英子姐姐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带朋友去全聚德吃饭,碰到一个走路不便的中年男人牵着两个女孩在乞讨,听说妈妈去世,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一个家妈没了,那不就是天塌了?看着可怜的孩子,星星当即决定负责孩子们上学的全部费用。临了,刘星星说,我觉得做助学扶贫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是你,英子姐姐,当了我的领路人,我要去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天,刘星星又汇来第三个10万元的助学款。
你来了,我来了,大家都怀揣着一颗爱心来了。十元、百元、千元,积少成多,电脑、图书、衣物,汇爱成海,中华民族的善良美德,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友谊,一齐汇聚到大山深处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身上。
04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英子姐姐及时调整了网络助学资助方向,适当收缩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对象,重点资助政策资源有限、家庭支出较大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与教育专项扶贫政策融合衔接成一体,共同实现教育扶贫脱贫一批目标。
2015年8月以来,"英子姐姐"团队的足迹遍布全县154个行政村,资助贫困学生达到5740人次,资助金额1100万元,4年的资助额度等同于前10年的资助总额。
一笔笔资助款满带着爱心转入"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的专账,一笔笔资助款又满带着爱心送到一个个贫困学生手中。
从长阳到秭归,从宜昌到恩施,从湖北到湖南,无论大中小学,无论省内省外,孩子们感动了,家长们感动了,全社会都感动了。感动于"英子姐姐"团队的无私奉献,更感动于资助人的博大情怀。一声声情深意切的呼唤,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流传在海内外。
"刘老师,我可以叫您一声妈妈吗?"
"去学校看不到刘老师,就像回家看不见妈!"
"英子姐姐像恩人更像亲人。"
"刘妈妈,我要送您一轮月亮。"
"阳光在我的世界里,太灿烂,太温暖。"
"我要把刘老师当年送给我的那件红色毛衣永远珍藏。"
这不是电影艺术的蒙太奇,这是"英子姐姐"们眼中的温暖镜头,这是孩子们千百封感谢信中发自内心的那个声音。
杨孝莹、方亚东、熊艳玲、田成、覃童彤、小倩、刘恩阳、曹芸、陈伟……还有湖南的罗红霞、刘礼贤等3000多个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名字可以列出厚厚的几大本。
他们,因为世上的好心人,无疑享受了父母般的温暖,他们,也因为世上的无私奉献,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可是回首往事,一个个资助名单的背后都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车祸,残疾,智障,病魔,天灾,把一个个天使般的生命瞬间打入地狱,也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中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还是让我们看几个故事吧!
七里坪村二组村民彭开兵,一家人多灾多难,老父亲2013年不慎掉入天坑,导致下身瘫痪,整日轮椅为伴,妻子在儿子彭国爽仅仅两岁多时就因病去世,一个人支撑整个家庭这么多年。
2015年驻村工作队开始驻村,当时彭国爽还在读九年级,了解到他们的家庭情况后,工作队和帮扶人多次联系"英子姐姐",每学期都对彭国爽进行资助,让其安心学习,2019年6月,彭国爽在长阳二中顺利毕业,现就读于湖北民族大学。
2019年11月17日,宜昌市脱贫验收检查组走访该家庭,彭开兵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如今我们的国家真是好,对我们这种困难户真是照顾的太好了,感谢帮助我的儿子读书的英子姐姐。"
一次车祸,父亲离世,母亲改嫁,8岁的李永元,只能靠哥哥捡垃圾供他上学,与哥哥相依为命的日子,他的衣服破得连扣子都没有,是英子姐姐和他的丈夫覃守龙给他买衣服买鞋袜补齐欠交的学费,给了他生活的希望。后来他就真改口叫妈妈,一直叫到如今。
现在,李永元已在东莞一家电脑机箱厂担任技术员,每月雷打不动地用500元工资资助着一个父母在车祸中双双离世的8岁东莞小男孩,还义务照顾着小男孩的残疾奶奶。
李永元逢人就说,他要把英子妈妈的爱心传递下去。
"忘不了那个春节,您带着遥远的牵挂走进我的家门,忘不了您为我募集的一笔笔善款,忘不了您在电话那头的叮咛嘱咐……我这个9岁时妈妈去世,从此与外婆相伴相依的女孩,幸运地遇见了您……此时此刻,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刘妈妈!"
这是受到"英子姐姐"资助、在大学里光荣入党的田琳给刘发英刘妈妈写来的信。大学毕业后,田琳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每年资助一个学生,被土家山寨传为美谈。
2017年暑假中国教育报记者来长阳采访已当了两年乡村教师的田琳,谈起英子姐姐对她的帮助,田琳泪流满面:"我3岁父亲意外去世,9岁母亲因病离去,是刘妈妈用爱改变了我一生,我这辈子都无法报答"。
类似的信还有很多,蒋定国、骆洁琼、李晓红、陈柱会、李军、张琴等6位考取大学的孩子不会忘记,2015年8月20日,英子姐姐带领助学团队顶着炎炎烈日,走进大山深处的都镇湾镇璞岭村,走进这些孩子的家,送来非洲纳米比亚中国商人颜绯资助的善款。
这样的故事太多了,英子姐姐一说到孩子们,心情就难于平静。
今年的11月,英子姐姐在北京开会,晚上回到下榻的宾馆,突然发现茶几上放着一袋水果,当她提起水果时,下面还压着一张字条:阿姨,我是羽美,现在北京湖北大厦上班,听说您来北京了,很久不见,特想您。
看到字条,英子姐姐心里一热。羽美虽然已经上班去了,但她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羽美是她当年资助的一个贫困学生,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参加工作了,真好!
邓礼峰从湖北大学商学院会计系顺利毕业,应聘到宜昌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工作,现已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方亚东完成学业后,通过创业打拼成了小老板,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已成为一名助学志愿者。熊艳玲,在大学踊跃参加志愿者活动,将义务卖报的钱捐给灾区学生,暑假主动到"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工作室帮忙整理助学资料。
其实,英子姐姐的要求并不多,孩子们该读书的时候能读书,该工作的时候能工作,该美丽的时候就美丽,一生中,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欣喜和满足呢?
05
连绵无际的大山,奔流不息的清江,见证了"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14年的爱心旅程。以诚聚爱,以信取义,用满腔赤诚架起了人间的爱心之桥,赢得了海内外1900多位爱心人士的信赖,募集资助善款2200多万元,资助湖北和湖南两省贫困学生3300多人,资助累计次数达2.2万余次。
走进"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工作室,档案柜里的陈设令人目不暇接。
红彤彤的奖状100多张:"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十大美德人物""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全国先进工作者"……。
厚厚的资助台账160本:资助人姓名资金、资助人单位家庭住址、资助人电话身份证、资助人的意愿;受助人姓名、受助人家庭贫困情况、受助资金的汇款清单、受助人领款签字、受助人对资助人的信函……。
面对此情此景,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些台账的背后饱含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对贫困学生的牵挂和欣喜,那些奖状的荣誉里又蕴藉了多少贫困助学路上的艰辛和幸福啊!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的先进事迹走上了中国教师报,走上了光明日报,走上了人民日报,先后被中央电视台9次报道,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聚集到了一起,共同关心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2012年刘发英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8年刘发英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2019年10月17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召开,英子姐姐走上领奖台,领取了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荣誉证书。
英子姐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权且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光荣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刘发英坚持"善款全额资助贫困学生"的理念,创造出"一对一"闭环结对帮扶模式,实行"透明慈善",化解爱心人士质疑;推出"五步资助和一保护"流程;创新"平台+家庭+企业"资助模式,与教育扶贫政策相衔接,形成错位接力资助格局。她坚持做纯粹的慈善,其网络助学平台成为湖北省教育扶贫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