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拥军:不惧奇峰险 爱心暖山岩
湖北长阳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 刘拥军
河北唐山、湖北长阳,因为有了一个人,让这两个名字温暖的连在了一起,成为了彼此的牵挂。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一个位于中国武陵山脉腹地的偏僻小县,一个拥有四十多万土家儿女,风光迤逦但尚处于贫困的小县。公元2018年8月的一天,长阳县郑家榜村一个叫天齐的地方,海拔一千四百米,修在绝壁,窄窄的仅有三米五宽的挂壁公路上,一辆越野车缓慢爬行,车中一个人紧闭双眼,不敢直视车窗外的万丈绝壁,对于出生在河北唐山的他来说,这无异于一段比登天还难的旅途。他,叫李新。
李新,北京唯雅漫服饰公司的老总,不远千里,来到这偏僻的乡村,只为心中一个朴素的念想,为这里贫苦的孩子打通一条上学读书的光明前途。今天,来到这里要家访两个孩子,一个叫官园园,一个叫王雯,陪同李新的,是长阳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团队,李新才有了对长阳的牵挂。在绝壁公路上,紧闭双眼的李新,回想着和英子姐姐结识的那一段心路历程。
时光回溯到2005年, 一个名叫刘发英的土家族女教师,抱着对贫苦孩子的爱心,利用网络开始了网络助学,在2010年创建了一个叫英子姐姐助学网的网站,通过一根细细的网线,结识有爱心的网友,来帮助贫苦孩子,让他们有书读,有学上。慢慢的,网站知名度越来越大。同样具有爱心的李新,无意中打开了这个网站,他的目光久久的停留在这个网站,思绪万千,内心仿佛看到千里之外的贫穷山乡,在那里,有英子姐姐奔波的不屈背影,在那里,有贫困学子渴望读书的悲哀眼神。李新眉头紧缩,他是否应该为这块贫瘠的土地做点什么?
于是,李新打开QQ,鼠标轻点,用心打下一串爱的文字:英子姐姐你好,我是北京的一名私企老总,在你的网站上,我看到了你的博爱与伟大,我想资助长阳的贫困孩子。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新持续资助了长阳十名贫困学子,当孩子们高高兴兴的背起书包,走向读书的殿堂,当孩子们拿着大学通知书,迈向自己心仪的大学的时候,他们心中,李新伯伯那来自北京的身影是如此的高大与伟岸!
"到了,到了",英子姐姐一声呼唤,李新睁开了双眼,发现车已经开上了山顶,在这着海拔一千四百米的山顶,空气是那样的清新与柔和,按摩着身上的每一处毛孔,无比惬意。李新俯视着山下,玉带一样的河流蜿蜒东去,青山绿水,仿佛世外桃源。官园园的家还要走一段路程,一行人走在更加狭窄的羊肠小道上,青绿的玉米叶葱茏的伸展着,翡翠般的小草铺在路面,欢迎着远道而来的李新,踏上去软软绵绵,消散了刚才上山时候紧绷的神经。一路上,英子姐姐介绍了孩子家里的情况,孩子一家五口人,孩子父亲上山采药摔伤了腰部,落下终身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虽说去了深圳打工,却因为无体力无技术,根本挣不到钱,孩子妈妈从生下官园园以后,就患上了痴呆症,成了废人一个,全靠爷爷奶奶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靠种一点薄田勉强维持家里的生活。半个小时的路程,对于不经常走山路的李新来说,已经让他累的汗流浃背了,总算到了。一个年迈的老人在道场边迎接,那是圆圆的爷爷,看到李新和英子姐姐团队的到来,激动的连声说着谢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老旧的土瓦房,岁月的年轮无情的在墙面上留下斑驳的印记,皲裂的口子述说着沧桑,房子被拆了一半,只留下了堂屋。老人说,家里被认定为精准扶贫户,国家免费做了安置房给他们,可是孩子妈妈患有痴呆症,一直还住在老房子里,老人每顿饭做好了,再端过来,天天如此。孩子妈妈远远地站在一边,不敢靠近,痴痴呆呆的眼神望着来的人。走进屋里,一些老旧家具杂乱的堆放着,卧室里散发着霉味。爷爷奶奶跟在后面跟着,喃喃的说着孩子妈妈的病情,说从生下孩子后,就一直这样,没有钱去治疗,一家人全靠国家的低保政策才勉强维持生活,孩子学习好,可是家里确实没有办法了,奶奶边说边抹着泪。李新看着,深深的同情着这个可怜的家庭,他安慰园园和爷爷奶奶,不要紧,孩子以后的学习,我来负责,哪怕读到大学。
贫寒的家庭与周围秀丽的风景形成了残酷的反差,李新唏嘘不已,刹那间,他感受到了英子姐姐助学事业是多么的伟大,他对英子姐姐说,多亏了你我们才能来到这里,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
山路还在继续蜿蜒,雾气朦胧着,看不到尽头,下一个孩子的家访还得继续,一行人告别官园园的家,来到王雯的家。
王雯和官园园是同班同学,家庭的境遇也差不多,家里也是妈妈重病,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舞蹈病,说话不清,全身不自主的抖动,也是因为没有钱医治,就这样一直拖着,爸爸为了照顾妈妈,不能出去打工,爷爷奶奶也患有不同程度的病症,全家人就靠爸爸照顾,老旧的土瓦房因为没钱整修,无法居住,现在住在政府安置房里。
李新走着,想着,记得2012年11月,刘发英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消息传出,李新在北京为之高兴,同时,他也想见见这位网络传奇人物。这一次相见,英子姐姐朴素平实、善良诚信的人格魅力更加坚定了李新助学的决心。他的心中萌发了一个愿望,来到长阳,亲自感受一下孩子们的生活和英子姐姐助学的艰辛。
记得2013年元月5日,李新一行三人携带着两大箱——大约近百本捐赠给贫困学生的书籍踏上了从北京开往武汉的高速列车,辗转宜昌,到达长阳。在长阳,李新参观了英子姐姐设在长阳县城的"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接见了李新资助的学生及其家长,并将捐赠的书籍及新学期资助款交给助学团队,还给每个孩子一千至三千元不等的过年费。当他看到英子姐姐团队都是纯粹义务劳动时,又慷慨的捐出两万多元钱的团队办公经费,并加入到英子姐姐团队中来。
记得2013年10月,李新看到英子姐姐下乡走访不方便,便和广东惠州的爱心人士王伟森一起,给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捐献了一辆工作用车。
记得2015年7月10日,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十周年暨善款过千万座谈会上,李新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个爱心人士代表坐在一起,畅谈网络助学,让李新感受到了助学是一个功在千秋的事业。
每年的长阳行,成为了李新雷打不动的习惯和日程,长阳成为了李新内心最为牵挂的地方。
八月的天齐,高高的山峰,空气微润,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却因为贫困的存在,抹杀了那秀丽风景带给人的美好感受,李新的脚步更快了,他想走遍这里所有的贫困家庭,把自己的爱带给他们,好让他们早日走出贫苦的阴影,去实现自己美丽的人生。